2011.12.11. 消失中的日本製造

寫於 2011年12月11日 14:56 

消失中的日本製造

2011-12-11 01:24 工商時報【蕭美惠】

 

強勢日圓推波助瀾下,日本產業空洞化已急遽惡化,能夠打上「日本製造」金字招牌的道地日本貨正在不斷消失中。

The "Made in Japan" brand is at a crossroads as more firms face a tough choice over whether or not to move production overseas to escape the impact of the relentless rise of the yen.

     

英國媒體集團Haymarket Media在7月公布2011年亞太最有價值品牌前五名依序是索尼、三星、Panasonic、樂金(LG)和佳能(Canon),顯見日本品牌在亞洲消費者心目中仍具有一定的地位。

 

該項調查係針對亞洲10個市場,約33,00名年齡介於15到64歲的受訪者,請他們選出最好或最值得信賴的品牌。

 

喜愛日本品牌的亞洲消費者,在選購時多半要求「日本製造」。但這幾年下來,他們發現愈來愈難買到道地日本貨。這是因為過去30年來,日本企業不斷將生產基地移往海外。

      

委外生產比重攀升

     

以索尼公司(Sony)為例,日本國內工廠在1990年代初期多達40座,如今剩下23座。在這當中,16座工廠生產零組件,僅7座組裝完成品,例如電視機和攝錄影機。索尼的電視機委外生產率在上個會計年度(截至今年3月底)突破5成,遠高於前年度的2成。

     

由於日本消費電子出口急遽縮減,這個部門的貿易赤字大幅擴增。

 

根據日經新聞報導,2004年,日本出口1兆7,900億日圓的消費電子,對日本貿易順差貢獻了1兆550億日圓,及至2010年,這個金額萎縮到9,100億日圓,加上進口突破1兆日圓,消費電子部門的貿易赤字達1,051億日圓。

而在今年(2011)前7個月,消費電子部門的貿易赤字已逾1,300億日圓,全年預料將達到2,000億日圓。

     

大致而言,日本歷經三波產業空洞化(industrial hollowing)

第一波在1980年代中期之後,由於廣場協議導致日圓高漲,同時亞洲四小龍崛起,日本傳統製造業開始將生產移往海外。

第二波在1990年代中國成為世界工廠,日本高科技業接著出走。

第三波則在2000年代,日本企業外移據點,擴張到新興國家

     

根據日本經濟產業省8月時對大型製造商進行的訪查,約46%表示,如果日圓兌美元匯率維持在76日圓的高檔長達半年,他們就會把生產基地移往海外。

     

中小企加入外移潮

     

除了大型製造商,日本中小企業也投入產業外移的行列。公營放款機構日本政策金融公庫(JFC),在今年(2011)4~9月間提供融資以協助250家中小企業往海外拓展,企業家數約為去年同期的兩倍。

     

日本數位相機全球市占高達8成,但價格競爭驅使日商將生產委外給台灣。賓得士理光(Pentax Ricoh Imaging)社長三浦善司語重心長的說:「我們再也不會看到日本國內興建一座數位相機廠。」

     

全球數位板市占逾8成的日商和冠(Wacom),311大地震之後便赴中國成立元件生產基地。和冠社長山田正彥表示,他們必須將供應的風險降到最低。「我了解產業空洞化的憂慮,但國家之間的界限早已消失。」

     

山田正彥提出一個值得思考的觀點,他表示:「留在國內未必一定有利於日本。我們應該把一切都留在圍欄內,或者我們應該走出去,從外頭對國家做出貢獻?我會選擇後者。」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eVin の財經部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