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時報:蘋果生產線向海外轉移 美國製造一去不返

鉅亨網新聞中心 (來源:北美新浪) 2012-01-28  13:30

導語:《紐約時報》網絡版發表評論文章稱,蘋果等美國科技企業正在將工作機會轉移至海外,引起美國政府和經濟學家的不滿。然而,海外企業除勞動力成本低廉外,還具有工作時間靈活、工人技術水平高等優勢,“美國製造”將一去不復返。

以下為文章全文:

去年2月,美國總統奧巴馬在硅谷舉行宴會,邀請眾多科技界大佬共商國是。每位客人都需要準備一個問題,供總統解答。

然而,當蘋果創始人史蒂夫﹒賈伯斯(Steve Jobs)發言時,奧巴馬總統卻打斷了他,反問道:要付出何種代價,才能在美國生產iPhone?

就在不久前,蘋果還在誇耀其產品“產自美國”。如今,乾坤逆轉。蘋果去年售出7000萬部iPhone,3000萬台iPad,以及5900萬台其他產品──其中絕大多數都是在美國之外的地方生產的。

奧巴馬問道,為什么不能在“家”完成這些工作呢?

賈伯斯的答復非常明確。據一名與會者透露,他的原話是:“這些工作機會是回不來的。”

奧巴馬的問題触及了蘋果的一個核心理念。將生產線轉移至其他國家,不僅僅是由於那裡的勞動力成本更低﹔蘋果管理層認為,海外工廠規模龐大,工人更加靈活、勤勉,工作技能也更加出色,這些優點遠遠超過了美國本土的工廠和工人,以至於蘋果的大多數產品已經不再适宜“產自美國”。

蘋果業已成為世界上最著名、最受人尊敬的企業之一,其發展模式被廣為效仿。蘋果的成功,部分源於精益求精的全球化運營。去年,蘋果的每名雇員創造了超過40萬美元的利潤,這一數字超過了高盛、埃克森美孚和谷歌。

然而,讓奧巴馬總統以及經濟學家和決策層感到不滿的是,蘋果──以及其他許多科技公司──對於“為美國創造工作機會”這件事的熱情,遠不如其他那些亦曾站在浪潮之巔的著名企業。

目前,蘋果在美國擁有43000名雇員,在海外則有20000人﹔相比之下,1950年代的通用汽車曾擁有超過40萬名美國雇員,而1980年代的通用電氣也曾雇傭成千上萬美國公民。蘋果供應商體系規模龐大,有70萬人負責設計、製造和組裝iPad、iPhone及其他蘋果產品﹔然而,他們几乎全都在其他國家工作。他們為亞洲、歐洲及其他地方的外國公司打工,在代工廠里工作──几乎所有電子產品設計廠商都需要依賴這些工廠進行生產。

前白宮經濟顧問杰瑞德﹒伯恩斯坦(Jared Bernstein)說:“蘋果的案例解釋了為什么如今很難在美國創造能夠培育中產階級的工作機會。”

“如果這就是資本主義的極致體現,那么我們應當感到憂慮。”他說。

蘋果管理層則表示,此時向海外遷移,實屬不得已而為之。一位前高管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有一次,距離iPhone上市僅有數周時間,蘋果卻需要修改設計方案,而他們的全部希望都寄托在中國的一家工廠身上。蘋果重新設計了iPhone的顯示屏,組裝生產線不得不大幅調整。臨近午夜,新的顯示屏運到了工廠。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產業趨勢
    全站熱搜

    KeVin の財經部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